投放便利性優(yōu)先
投放口設計:高度控制在 0.7-1.2 米,適配老人、兒童使用;廚余垃圾投放口需帶 “防滴漏擋板”,避免湯汁灑漏;可回收物投放口建議分設 “紙類、塑料、金屬” 子口,降低居民分類難度。
開啟方式:優(yōu)先選腳踏式(無需手觸),若為感應式需確保 “低誤觸”(避免寵物、風吹觸發(fā)),且配備手動應急開啟裝置,應對設備故障。
常見類型:按小區(qū)規(guī)模與需求劃分
類型 核心特點 適用小區(qū)
簡易投放點 無亭體,僅設 “帶分類標識的垃圾桶組”+ 雨棚 老舊小區(qū)、戶數≤300 戶
標準款亭體 封閉 / 半封閉結構,帶通風、照明、洗手池 中型小區(qū)(300-800 戶)
智能款亭體 配備掃碼 / 人臉識別積分、滿溢報警、監(jiān)控 新建小區(qū)、高端社區(qū)
便民綜合款 整合快遞暫存、舊物交換架等功能 大型社區(qū)(800 戶以上)
每日基礎清潔
投放區(qū)清潔:每日早晚各 1 次,擦拭投放口內外殘留污漬,清理接水盤內的滲液(尤其廚余垃圾區(qū)),用中性清潔劑沖洗亭體地面,避免油污堆積。
周邊環(huán)境維護:清理亭體周圍 1 米范圍內的散落垃圾、落葉,確保投放通道無遮擋,垃圾桶蓋閉合嚴密,減少異味擴散。
選擇木質框架時,需針對性處理其易腐蝕、易變形的短板,否則會大幅縮短使用壽命:
嚴格防腐處理:必須選用經過專業(yè)防腐處理的木材(如印尼菠蘿格、芬蘭木),或對普通木材進行 “真空加壓防腐 + 表面涂漆” 雙重處理。處理后需確保木材能隔絕水分、微生物,避免發(fā)霉、腐爛,通常需每 1-2 年補刷一次防腐漆,維持防護效果。
規(guī)避直接接觸污染:木質框架需與垃圾滲液、油污等污染源隔離??稍诳蚣艿撞考友b金屬底座(如不銹鋼支架),避免木材直接接觸地面潮濕環(huán)境;在投放口周邊貼防水防油貼紙,防止廚余垃圾滲液浸泡木材。
強化結構穩(wěn)定性:木材的承重和抗沖擊性弱于金屬,需通過結構設計彌補。例如,核心承重部位(如立柱)選用直徑≥10cm 的實木,或采用 “木 + 金屬” 復合結構(內部用鋼結構支撐,外部包裹木材);框架連接處用不銹鋼螺栓固定,避免長期使用后松動、變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