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,首先準備好在殯儀館存放骨灰的存放證,于工作時間到殯儀館的骨灰存放處憑存放證領取逝者的骨灰盒,并辦理相關手續(xù)。再將逝者的骨灰盒請到陵園進行安葬的同時,需要準備的物品有:如是兩位逝者合葬,準備一塊七尺紅布作為穴槽“掛里子”使用,準備相應的防潮盒,就是我們俗語說的“棺槨”的“槨”,同時對骨灰起到很好的防潮的作用,或是可以采用福音土進行防潮。 安葬時會使用到的七星銅錢、金銀元寶,如果逝者生前有較喜好的東西可以一同合葬,鎮(zhèn)墓獸可以隨家屬的心愿隨意選擇。穴槽里所需準備的物品基本就是這些了,如果家屬有特殊要求所準備的物品可以隨時與陵園進行溝通。安葬的同時墓碑上面的裝飾物大體就是大紅綢花和修飾的拉花,較好是用鮮花寄托哀思。香爐和燒香自己隨愿準備,適量的燒紙,并且在制定的焚燒處燒,貢品類的物品具體的就是幾種糕點和各種水果,其中水果較好不要準備梨(離)和橘子(局自),因為諧音不好聽。 雖然在陵園有專業(yè)人士進行安葬的全過程服務,在安葬結束時,家人可以準備一塊干凈的拭布,為逝者擦拭一下墓碑身以表敬意。
祭掃的禮儀 追悼會是對死者的一種紀念形式。一般可分為家庭祭祀和清明祭祀兩大類。家庭追悼會通常在父母和祖父母的生日或去世那天舉行。通常對著畫像,燒三炷香,供三杯水酒,或一束素花,作為清供以示紀念。 清明節(jié)、中秋節(jié)或春節(jié)舉行清明祭祀活動。掃墓祭祖時,一般有以下內容: 1、香三炷香,鞠躬誦經(jīng),表示吊唁。墓前,以往小輩都是跪拜,現(xiàn)在換成了三鞠躬。 2.整修陵墓。一般都是開墾墳墓,修整墓道。由于平時雨水沖刷或其他原因,墓道或墓冢自然破損,用于祭祀掃墓時可修葺抬高。可將墓面鏟平,貼上草皮,墓地覆草后可減少水土流失。也可以種一些樹作為紀念。3.獻上花圈或花束,并打掃墓地周圍。如親友的骨灰安放在殯儀館,可獻上微型花圈或絹花束,拂去骨灰盒內的灰塵,對遺像鞠躬行禮,低頭默哀。
部分骨灰盒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供大家參考: 1.龍宮非洲小黑檀骨灰盒:33.8*22.8*21.8cm; 2.思念大紅酸枝實木骨灰盒:28.8*19.8*17.8cm; 3.緬懷金絲楠木老料骨灰盒:33.8*22.8*20.8cm; 4.平安刺猬紫檀骨灰盒:33.8*22.8*21.8cm; 5.福壽連綿金絲楠陰沉木骨灰盒:32.8*21.8*20.8cm; 6.漢白玉仙鶴園骨灰盒:29.8*19.8*20.8cm;
老人死后壽衣由誰穿上? 老人的壽衣一般情況下都是有子女給穿上,如果死者是男性,兒子負責穿壽衣,女兒在一旁協(xié)助。如果死者是女性,女兒負責穿壽衣,兒媳在一旁協(xié)助。如果死者比較年輕,兒子、女兒還未成家,不建議給逝者穿壽衣。這時候死者的壽衣可以有其兄妹負責給穿上,前提是死者比較年輕,子女未成年或未成家。 如果死者沒有子女,可以有族內侄子、侄女負責穿壽衣。如果族內親不同意給穿壽衣,可以請人找殯儀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給穿壽衣。
